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4

现当代文学重点以及名词解释【考研、本科期末参考】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17 1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启超就是比较重要的!那么另外一个是谁呢?和他唱对台戏的——王国维,他的超功利文学观。所以这两个人物晚清时候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后来中国的文学,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其实在某种层面上和这两人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你去看那个京派文学的时候,包括你看七八十年代,80年代汪曾祺的这个小说的时候,超功利文学观实际上承续的就是王国维的这个文学观点。
那么另外我们去看这个革命家恋爱这个模式,去看五四文学革命,去看30年代革命家恋爱,去看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时候,实际上,让你又能够读到的更多的是梁启超的这种功利文学观,就是他是搞这个小说界的革命。
那什么是小说界革命?怎么去引发的?这是我们晚清时候文学特别去强调的。
那么另外就是知识点,大家一定要自己区分“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晚清四大小说杂志”,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杂志,一个是小说,内容是不同的,这就是晚清时候近代文学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然后就到这个五四文学革命了,新文化运动,这个它的内容涉及到了哪些?涉及到哪些主要的人物呢?
我们来给大家列一下,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这一块,是一个大的知识点:
第一我们文学革命开始了,它主要的刊物,谁创刊的?在哪创刊的?哪一年创刊的?它有什么样的口号?这个就是比较重要知识点了——这个是文学革命开始的时候。
那么我们提到文学革命的时候,总绕不开这样几个人物:陈独秀,胡适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新青年》。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里面的“八事”。然后完了以后还有谁?
还有我之前给大家提到的蔡元培,公知界的前辈,北大的校长,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完了以后还有李大钊。
然后还有就是文学革命初期的几场论争,那么这个论争是怎么引发的?由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为什么会有双簧戏?那么着两个人、双簧戏这几个字怎么写?后完了以后几次论争比较重要的就是这个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学衡派的论争,这是文学革命开始的时候。
然后另外一个文学革命开始的时候,比较重要的就是什么呢?文学社团。
最重要的两个社团——文研会,创造社——这个概念必须清楚。
然后另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比如说湖畔诗社,写爱情诗的,湖畔诗人,湖畔诗社,然后还有什么呢?沉钟社,语丝社。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我们在讲到诗歌的时候——新月派,也是比较重要的文学流派。
然后完了以后,我们比较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这个我就把三个10年放在一起讲:
首先鲁迅,《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是什么意思?怎么在作品当中去表现的?
然后就是比较重要的《药》,“药”在这个小说当中意象代表的是什么?它原本的意象是什么?在小说当中的意象是什么?
完了以后,鲁迅我重点讲的就是这两天,其他没有讲的同学们就可以做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意思是什么?你说。
他两本最好的小说作品集,《彷徨》《呐喊》你得知道,你不能够问起来你都不知道。
完了以后就是他重要的两本散文集所代表的他散文创作的两种风格,这两种风格为什么非常重要?
因为基本上这两种风格,就能够代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就开创了这两种散文的风格——浮躁凌厉和冲淡闲适的这两种风格:一个是由《野草》,一个是《朝花夕拾》,非常重要的两本散文集,鲁迅重点讲的就是这个。
然后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
郭沫若——《女神》,它的艺术特点,我是重点讲了的。
然后另外就是,郭沫若如果作为文学常识的话,我其实是给大家提到的,他创作最好的是写诗,然后他还有一个领域也写得比较好——历史剧。
然后就是矛盾——《子夜》,矛盾的这个三部曲,“《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然后重点就是《子夜》,里边哪个形象最重要——吴荪福。
另外还有一个形象,我也是给大家提到了的,就是代表着这个中国老旧的封建意识形态的吴老太爷,吴老太爷之死。
巴金的“激流流三部曲”P194、“爱情三部曲”P193。
巴金重点就是家里边的人,他的家族情感是从家里边人表现出来的。他的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矛盾也是从家里边人表现出来的,家里边人高觉新、高觉慧、高觉民这些人物怎么去体现他的这种家族意识?瑞珏这些女性形象怎么去表现她在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矛盾的?
老舍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是《骆驼祥子》,其他的我都没有给大家重点讲,《骆驼祥子》你要知道,祥子这个形象,他这个悲剧是怎么完成的?“三起三落”的一生。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我给大家提到过,可能大家不一定引起重视,就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的有几类,大家去找,老派新派旧派市民。
然后完了以后,曹禺就只有一个《雷雨》了,《雷雨》当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我都去给大家分析了的,没为大家分析的人物形象,大家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完了以后就是,京派、海派、左翼。
京派——沈从文《边城》,翠翠。
这个海派,我只讲到了概念性的东西。
然后左翼呢,丁玲我们就做文学常识性了解,给大家减轻负担。
然后萧红笔下的就是她《生死场》里的女性的命运。
然后另外就是李劼人,没给大家讲,最主要有一个概念,“大河小说”三部曲。

另外还有就是诗歌、散文:
诗歌、就是徐志摩、闻一多诗歌,实际上就只讲了这两个人,闻一多我好像都没给大家讲,最重点就只有一个徐志摩了。
还有诗歌要会赏析,怎么去赏析?
如果我拿一首徐志摩的诗给你们赏析的话,怎么去赏析?结合什么特点?
新月派的特点,格律诗派的特点——三美,那么抓住这3点,肯定得分!我看到新月派,看到新格律诗派的特点,就肯定给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了,它在这个派别里边就跳不出这个框框。
然后就是张爱玲,你要知道陈老师那么喜欢张爱玲,怎么可能不考你们张爱玲,必考。相当于漏题了。张爱玲我只讲《金锁记》,其他什么都没讲。
然后完了以后就是40年代的文学面貌,我们要知道大概是吧?这里我给大家讲了。
1、《女神》:《女神》1921年8月出版,收集了郭沫若在1916-1921年间的作品,除“序诗”外,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包括《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晨安》等代表性诗篇30首;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并且多为诗人早期的作品。
2、京派: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批留在北京进行自由主义创作的作家。代表:沈从文、周作人、朱光潜等。刊物:《文学杂志》、《大公报·文艺》。基本特征:①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②思想上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审美意识上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原则,题材上多表现“乡村中国”。③作品富有文化意蕴,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3、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以《小说月报》为阵地,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表现出对“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倾向。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写法上倾向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4、创造社: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作品多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1925年后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被国民党查封。
5、东北作家群:“九一八”事变后,一群年轻作家从满洲逃到关内,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成为战争文学的典范。代表作品包括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文学多写沦陷了的家园故土,传达了对土地与人、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思考。小说充满了辽阔雄浑的“力”的美学。
6、七月诗派:①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作家包括艾青、路翎等。②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诗歌强调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小说则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代表作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7、西南联大诗人群(九叶诗派):①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②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艺术上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③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8、战国策派:①抗日战争时期出现,是将政治、哲学、历史和文学相统一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以陈铨、林同济、雷海宗为代表,创办《战国策》杂志。②他们的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历史观标举战国历史形态,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宣扬以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强调“心灵”表现,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
《新青年》、问题小说、乡土文学、新月诗派、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左联、学衡派。

“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等人将小说看作解决政治改良困境的良药。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说道:
,,,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意义
1、是为了新民,是梁启超“新民说”的实践,是小说在启蒙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为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奠定了基础。
3、其次,小说作用被夸大,小说在叙事模式上发生转变。
4、再次,晚清小说基本上都是用白话创作的,它是现代汉语小说的开端与重要组成部分。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 《老残游记》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 《孽海花》
晚清四大小说杂志
李宝嘉主编的《绣像小说》
吴沃尧主编的《月月小说》
黄人主编的《小说林》
《新小说》
王国维
1、第一次借鉴和运用西方美学话语,建立了现代文学批评体系。
2、超功利文学观。
五四新文化运动
兴起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的创刊,得名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分裂1919年7月“问题与主义”论争之后,终结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两大旗帜
民主和科学
1919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上海创刊,第二卷改称为《新青年》。
“文学革命”
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开始标志《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中的“八事”
1、须言之有物
2、不摹仿古人
3、须讲求文法
4、不做无病之呻吟
5、务去滥调套语
6、不用典
7、不讲对仗
8、不避俗字俗语
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其中的三大主义
1、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2、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3、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
开始于1917年,是五四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打破了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大规模的文化吸收浪潮。
四大论争:
1、“覆王敬轩双簧戏”。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与刘半农
2、与林纾的论争。
3、与《学衡》的论争。
4、与《甲寅周刊》的论争。
鲁迅的《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确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白话”和“现代思想”这两大原则。
宣告了现代白话小说的成熟。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德鸿、叶绍钧等。以《小说月报》为阵地,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表现出“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写法上倾向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1931年因“一·二八”事变,文学研究会自行解散。
创造社
1921年7月在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作品多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1925年后发生分化,后期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被国民党查封。
新月社
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资产阶级文化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诗刊》。提倡诗歌具有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反对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1933年解散。
鲁迅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最能体现鲁迅作为“文体家”特色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阿Q正传》
精神胜利法:是用纯粹性的想象中的胜利,作为对实际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具体表现为他狂妄自大、麻木健忘、欺软怕硬等
如何表现的:
1、阿Q被人打了,心里却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得胜利似地走了。
2、他觉得赵太老爷的威风,想到现在的世界真不像话,儿子打老子了,觉得赵太老爷高人一等了,渐渐地得意起来,哼着小曲儿就走了。
3、阿Q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小尼姑的出现正好让他的怒火有了宣泄的地方,于是阿Q转而去欺辱小尼姑,这是向弱者泄恨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药》
1、小说中代表的是帮助革命成功的方法,或者说是改良民族品质、思想的方法。
2、原本的意象是人血馒头,是老实愚昧的贫民为其儿子治病的“药”。
《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1、突破了晚清以来小说的局限,完成了汉语小说艺术的现代转型,是现代汉语小说成熟的标志。
2、题材的变革。深入展示现实社会的常事常人。
3、注重写灵魂。
4、开放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5、叙事模式的创新。
6、语言也有创造性和实验性。
7、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小说艺术的突破和对西方小说艺术的融合,集大成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小说样式,并成为中国现代各体小说发展的重要源头。
散文创作的两种风格。
《野草》浮躁凌厉的风格
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野草》的特点
1、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的“中间物”(有限)意识,表达的是生命是个“中间物”的认识。
2、包含着作者在鄙视自我灵魂时“拷问”出的其他人生认识。
3、是“彷徨期”的鲁迅独特生命体验期的产物。
4、在艺术构思的造语、造境、造象、建构上广泛采取古老而新鲜的象征主义手法。
5、艺术表现上具有奇崛性,极具鲁迅个人性,场景奇幻、情节荒诞、意念模糊、感觉难以理喻、色彩冷丽,形成一种奇瑰而峻急的诗意。
6、以“独语体”的体式,超越了“五四”时期启蒙式的散文,开创了现代汉语散文的一大创作潮流,对现代汉语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额深远影响。
《朝花夕拾》冲淡闲适的风格
原名《旧事重提》,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是中年鲁迅对早年生命历程的追忆。
2、艺术风格上更多地显示了与中国传统散文的联系,从文体结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散文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特性。
3、以“闲谈体”的体式,超越了“五四”时期启蒙式的散文,开创了现代汉语散文的一大创作潮流,对现代汉语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额深远影响。
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
鲁迅 郭沫若 矛盾 巴金 老舍 曹禺
《女神》
1921年8月出版,收集了郭沫若在1916-1921年间的作品,除“序诗”外,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包括《凤凰涅槃》、《天狗》等代表性诗篇30首;第三辑大部分是小诗,并且多为诗人早期的作品。《女神》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现代人的心灵感受,是现代汉语诗歌第一座自由体高峰和浪漫主义高峰。
艺术特色
1、形式创新。郭沫若是创造自由体诗形式的急先锋。诗歌不讲节奏或者简直没有什么节奏,句式错落,押韵自由,顿数和平仄都不受限制,无拘无束,舒卷自如。
2、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的是丰富、大胆、奇特的想象,这种奇特想象的基础是泛神论。
3、以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作为主导,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创作手法都在《女神》中有较大体现,从总体上对时代、人生、宇宙作哲理性概括和象征性的放映,从而构造了超越时空的深远意境,并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4、具有深刻的意义,它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诗歌新时代的到来,克服了“五四”白话诗直白浅露,残留旧体诗痕迹的缺点,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现代人的心灵感受。
历史剧
三个时期
1、“五四时期”,《三个叛逆的女性》,主题是揭露黑暗,迎接光明,体现反封建的精神力量。
2、抗战时期,《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借古讽今成为基本主题,美学风格体现为崇高美和悲壮美。
3、新中国后,《蔡文姬》和《武则天》,借历史为现实服务。
创作原则:“失事求似”,“失事”指历史剧创作可以不拘史实,“求似”指历史剧在于表现历史精神。
郁达夫,创作社的重要成员,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收入了《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个短篇,还创作了《茫茫夜》《秋柳》《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名篇,共创作小说50多篇。
小说的艺术个性:
1、开创了主观抒情小说的风气,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色。
2、最重要的特点是自我写真。所写的50多篇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就有40多篇,这些作品真切地写出了郁达夫的“五四”时代青年的共同感受,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3、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充满感伤抒情特点,这与郁达夫忧郁敏感的气质有关。
4、具有“自叙传”的性质,但并不是作者的自传。所着力表现的是作家的心境,是作者的苦闷和忧伤。
冰心,本名谢婉莹,在现代汉语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是她的散文和小诗,但她最早是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而出名的。
三个阶段:
1、“问题小说”阶段,小说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斯人独憔悴》《一个忧郁的青年》《一个军官的笔记》《两个家庭》等等
2、“心理问题小说”阶段,对人生进行探索。《超人》《烦闷》《悟》是具有代表性的“爱的三部曲”,“母爱”“自然”“童贞”三位一体的“爱的哲学”。共同主题是人类是相连相爱的。
3、“现实主义小说”阶段,《分》《冬儿姑娘》《关于女人》等等。
她的小说创作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路。
小诗,1921年兴起的现代汉诗热潮,率先践行者是冰心,周作人誉之为开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1923年1月,164首小诗合集《繁星》,同年5月,182首小诗合集《春水》。
小诗体现冰心的“爱的哲学”的主张,沉醉于“母爱”“自然”“童贞”三位一体的“爱的哲学”。
湖畔诗社
是现代汉诗情诗热之首开风气者,由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四人于1922年3月在杭州西湖组成。同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8月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惠的风》,次年12月出版四人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湖畔诗社在现代汉诗中意义突出:用新鲜活泼的白话,听凭自我感觉,大胆写爱,大胆写我,这在现代汉诗史上是首创。
冯志被鲁迅认为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象征诗派
直接源于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法国后象征派,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诗派。“五四”时法国象征主义已有所介绍,系统传播还自穆木天开始。代表作家有穆木天、李金发等。强调诗是对内心的象征,强调诗的情感内敛,强调诗的形式美。
李金发
诗的艺术贡献
1、把“五四”浪漫诗的情感泛滥加以收敛,这是他最大的诗学贡献。
2、意象的陌生化操作。
3、大量采用比喻、象征、借代、通感、联想、暗喻等修辞手法,丰富了现代汉诗的表现手法。
4、诗的意象具有独特的悲哀、神秘的色彩。
格律诗派
指1926年4月1日至1926年6月10日起北京《晨报副刊·诗镌》所聚集的诗人群及其在《诗镌》存刊前后创作的格律诗。参与者有闻一多、清华“四子”的朱湘(子沅)、饶孟侃(子离)、孙大雨(子潜)、杨世恩(子惠)及徐志摩等人。《诗的格律》是其基本理论纲领,主张新诗要有格律、要有音乐美、要有绘画美、要有建筑美,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规范了新诗的形式。
新月诗派
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起于徐志摩1922年发起成立的聚餐会、新月社,止于1933年6月上海《新月》的终刊,其诗有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等18家诗。
朱自清
散文的思想内容
抗战以前,主要表现出“独善其身”的人身态度;抗战后,转向追求“兼济天下”。
周作人
散文概貌
出版过《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散文集子。
对中国现代散文产生了巨大影响,周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是“现代散文的大宗师”。
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包括杂文、随笔和书话三类,其中书话又有笔记体和抄书体两种形式。
散文理论
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最早对这一文体体征做阐释。他对“美文”的理解是指心灵自由、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文化处境及其感受的文体。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中。
散文的艺术风格
1、主体风格特征是悠游闲适、平和冲淡。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法和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的多重营养使周作人形成了“叛徒”和“隐士”的双重性格。作为“叛徒”,散文作品呈现出“浮躁凌厉”的风格;作为“隐士”,写作心态恬适淡泊,保持一种平静的隽智的心境,在平静的叙述中夹以幽默的笔调。
2、散文的平淡闲适还体现在表达的朴拙上,用语古朴、老道但精炼、自然,读起来极寻常平易,回味起来又不失深厚隽永。
田汉
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主流是浪漫主义。
第一个剧本是1920年发表的《梵峨嶙和蔷薇》,1924年的《获虎之夜》,都是前期浪漫主义剧作风格的代表作。1929年创作的《名优之死》标志着田汉转向现实主义。
丁西林
中国现代喜剧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尤以话剧创作突出,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酒后》等,表现出幽默风趣的特色。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1930年在上海成立,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和筹备下建立的统一的左翼文学组织,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加强了同国际左翼文艺运动的联系,密切了与国内革命团体的关系。在成立大会上,选举了鲁迅、田汉等7人作为常务委员。
主要文学活动
1、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工作。
2、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3、进行科学的文学批评。
4、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与交流。
5、进行了革命文学创作。
6、与右翼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开展了几次重要的文学论争。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大会推举了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等45人为理事,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开展日常工作。“文协”是全国最广泛地团结作家艺术家从事抗日工作的统一战线组织。以《抗战文艺》为会刊,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下,积极推动作家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
四大区域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孤岛”,文艺运动和论争主要发生在国统区和解放区。
解放区
1942年5月2日、23日,毛泽东分两次作了著名的讲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经典文本。
内容
1、具体解决了文艺的根本问题,即“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2、解决了文艺的性质和标准问题,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3、解决了文艺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问题,即我们的文艺既要表现工农兵的生活,又要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对未来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文艺论争
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
即左翼作家与梁实秋以及沈从文、朱光潜等京派作家这样一些自由知识分子之间的争论。
关于现实主义及其“主观论”的论争
论争始于1945年1月发表在《希望》创刊号上的两篇文章。
一是胡风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二是舒芜的哲学论文《论主观》。
胡风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才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八篇,三篇写于前期,即《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五篇写于后期,即《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出版于1936年1月。
形象特征
1、古今身份的二重性。一方面,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大都有古代记载根据;另一方面,其中戏剧性言行细节,又具有强烈的现代倾向。即一方面为作品真实展现的古代生活场面所吸引,同时又为不断插入的现代语言、细节所提醒,从而冷静地思索作品的现实批判意义。
2、主要人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倾向。
艺术特质
1、杂文体的写法。大量采用“古今杂糅”、夸张、讽刺等手法。
2、间离和陌生化的喜剧方法。
3、对人物形象作本质真实而夸张的漫画式描写。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蚀”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子夜》的形象系列
1、资本家形象。民族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
2、封建地主形象。
3、都市“新儒林外史”式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4、都市摩登女性形象。
吴荪甫,这个形象最重要。
吴老太爷,代表中国老旧的封建意识形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发表《灭亡》时始用的笔名。
“革命三部曲” 《灭亡》《新生》计划中的《黎明》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四世同堂》,20世纪40年代,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构成。
李劼,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小说家,他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奠定了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现代模式,完成了中国历史小说的现代转型,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格局。
小说气魄雄伟、结构宏大、场面壮阔、人物众多,是一部艺术化、形象化的“小说的近代史”。(郭沫若评价)
《死水微澜》的评价
具有叙述的客观性和浓郁的地方性特征。在评论界影响很小,在艺术上成就很高。
“大河小说”
是指19世纪中期起来法国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体式。其特点是多卷体、长篇幅、大容量、时间跨度大、背景广阔、涉及人物多,特别适合以编年的方式表现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
地位
1、标志着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形成,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现代历史小说叙事方式。
2、李劼的历史小说是具有充分的现代性的。突破了中国历史小说的两种传统形态-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体和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讲史性英雄传奇。突破了传统的英雄史观、主流史观,突破了单纯对外部历史的书写,完成了中国历史小说的现代转型。
3、具有鲜明的近代蜀文化、地域文化特征,是现代汉语文学史上少见的。
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所说:“至少是‘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
张天翼,原名张元定,左联成员。
《华威先生》,代表作。
讽刺了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官僚典型,在当时的国统区文学,引起了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黑暗的讨论。
沙汀,原名杨朝熙。
代表作是讽刺小说,以活生生的四川方言与习语,讽刺各色地方人物与社会现象,可谓“四川社会的叙事诗”。
沙汀的讽刺小说,以冷峻含蓄的风格为主,其“不动声色的笑”的艺术,与张天翼漫画式的讽刺小说,并称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汉语讽刺文学的两翼。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
1927年,首次用“丁玲”笔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处女座《梦珂》。次年,发表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一群年轻作家从满洲逃到关内,他们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成为战争文学的典范。代表作家及作品包括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文学多写沦陷了的家园故土,传达了对土地与人、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思考。小说充满了辽阔雄浑的“力”的美学。构成了左翼文学的一部分,1937年全面抗战后,群体事实上已不存在。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甲辰、璇若、上官碧、懋琳等。自称“乡下人”。
京派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批留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进行自由主义创作的作家。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周作人、朱光潜等。刊物:《文学杂志》、《大公报·文艺》。基本特征:①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②思想上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审美意识上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原则,题材上多表现“乡村中国”。③作品富有文化意蕴,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中。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桃园》《河上柳》等
废名的小说,以田园牧歌般的意境与风格,形成了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的诗性小说文体。被称为京派小说的鼻祖。
20世纪30年代的《桥》,“用唐绝句的写法”来小说,开创了长篇诗化小说的创作体例。作品摒弃了传统小说的故事逻辑。朱光潜曾评价其作品“撇开浮面动作的平铺直叙而着重内心生活的揭露”“偏重人物对自然景物的反应”“充满的是诗意,是画境,是禅趣”。淡化了故事情节,注重诗样的意境与趣味。
张爱玲,原名张煐。
1943年在周瘦鹃所办的《紫罗兰》创刊号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
1944年小说集《传奇》出版。
1945年散文《流言》出版。
代表作《金锁记》。
小说的艺术成就
1、艺术手法上,创作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手法之间的巧妙融合。
2、结构上,小说既有中国传统小说的纵式结构,也有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西方小说结构形式,但更多兼收“情节小说”和“性格心理小说”二者之长,并不拘泥于一定的艺术成规和结构模式。
3、在人物心理刻画上,善于通过含义深远的意象,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
4、在小说的时间处理上,也具有现代小说的跳跃性。
5、语言既有中国式的华美、典雅,也有西方式的幽默、通脱。语言简约,比喻犀利。
《金锁记》含义
1、黄金的枷锁。
2、黄金所代表的权势、地位及宗法制的家庭制度。
钱钟书,字默存。
主要代表作品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 方鸿渐
思想意蕴
1、社会批判,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2、文化批判,对中国文化予以反思和批判。
3、人生哲学思考,对爱情、婚姻以及整个人生的看法。
路翎,原名徐嗣兴。
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曾被誉为“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小说。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二黑结婚》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三代乡土文学作家。
第一代,“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的乡土小说流派;第二代,30年代,以矛盾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农村小说。
其作品成为最能体现《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这种典范意义对当时的整个解放区乃至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都有巨大的影响。确立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李广田,代表作品,诗集《汉园集》、《春城集》。
30年代与何其芳、卞之琳是北大同学,三人合集编为《汉园集》,有“汉园三诗人”之称。诗歌风格是朴实。
艾青,原名蒋正涵。胡风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
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歌最为经典的意象。土地是艾青诗歌中“祖国”的代名词。
艺术成就
1、艾青诗歌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2、“土地”和“太阳”成为了艾青诗歌当中最为经典的意象,充分展示了意象抒情的魅力。
3、“散文美”是艾青对中国诗歌艺术的另外一个贡献,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七月诗派
是以成都、重庆为活动中心,在抗战中期涌现的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作家有胡风、艾青、路翎等。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阵地,诗歌强调主观与客观、历史与个人的统一,强调诗的战斗功能,张扬诗人的主体精神。
西南联大诗人群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冯至、穆旦、辛笛等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艺术上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认为新的现代诗应该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战国策派
抗日战争时期将政治、哲学、历史和文学相统一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以陈铨、林同济、雷海宗为代表,创办《战国策》杂志。他们的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宣扬以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强调“心灵”表现;历史观标举战国历史形态;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提倡超阶级的民族文学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17 1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末考试的话,这些都得背下来吗?[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17 19: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老师圈定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2-12-17 1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3-1 17: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4-20 17:27 , Processed in 0.1735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