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回复: 3

2023年四川师范大学 【 816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真题解析与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2-9 17: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题型分析

经过22考研大综合题型改革后,23考研试题与22考研试题相比题型变化很小,题型具有稳定性。题型仍分为四大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应用题和论述题。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也与22考研试题相同。

名词解释部分总共三个,前两个涉及古代文学,最后一个涉及语言学知识。简答题部分三个小题仍旧分别涉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汉语三部分的知识。分析应用题整体仍只涉及语言学部分,即选段句读、翻译、音节划分、层次分析和修改病句五个小题。论述题仍旧涉及两大板块,即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值得注意的是,22、23考研连续两年都出现从题目中给出的多个作家作品中选取某一作家作品来分析的题型,给了答题者选择的空间,具有一定灵活性。从两年题型分析可以看出,两年所出的试题结构相同,较有条理,因此,可以合理推测试题题型往后的变化也不会太大。

从试题分值来看: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10分,论述题25分,总计45分
现当代文学:简答题10分,论述题20分,总计30分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5分,简答题10分,分析应用题分25分,总计40
现代汉语:分析应用题总计35分。

由分值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文学部分中古代文学部分占比较大,语言学部分中古代汉语占比较大,但是四部分分值分布差距不大,从侧面反映出试题“大综合”的特点,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同时重视四部分知识的掌握。

二、知识点分析

从知识点分布情况来看,23考研的试题难度总体可以用“基础”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部分,考查了13年考研出现过的赋比兴和14年考研出现的汉乐府。在22大综合改革之前的试题中,名词解释极少出现往年考查过的知识点,而22考研与23考研连续两年出现了考查往年知识点的情况。因此,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往年真题中名词解释的部分,在往后的备考中,一定要牢记往年考察过的名词解释。但是在名词解释最后一题中,出现了音韵学部分知识点的考查,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虽然考查的是音韵学的基础知识点,但音韵学本身难度较高,难以掌握,在考查大综合的情况下出现的概率本应较小,同时结合大综合改革前通常也考查音韵学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在往后的复习中完全忽略对音韵学的复习,很多同学在今年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复习音韵学的知识,这是不可取的,同学们备考大综合时,尽量复习得全面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简答题
简答题部分中,知识点涉及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型及特征,题目指向十分明确,对于知识点的要求相对基础,涉及的作品也并不冷门,23考研题目为“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情况下便能从容作答。而最后一小题古代汉语部分也较为基础,考查“之”字的用法,知识点不出参考书目范围,是书上的原题,在平时脚踏实地的复习中便能掌握。

*分析应用题
分析应用题部分,古代汉语句读部分考查段落出自《论语》,是书上的原文,只要复习到了就不难作答;现代汉语部分考查的是层次分析与修改病句方面的知识点,考查知识点的运用也十分基础。

*论述题
论述题今年古代文学部分考查了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复习中是肯定要背的知识点。现当代文学部分考查的是现代诗人诗歌的艺术成就,出题灵活,当然这也相应地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同学们在考试时挑选自己最熟悉的诗人作答即可。

三、总结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从知识点的难易度来看,试题的难度突出了“基础”这一特点,题目并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与大综合改革之前的题目相比,试题并不要求特别灵活地运用知识,音节划分部分甚至不要求标出严式国际音变,难度较小。而且,特别是文学部分,题目指向明晰,仍旧不外乎艺术手法、艺术特点、艺术成就、创作特点等等,答案组成基础,也十分有条理,背诵答题模板即可作答。

然而,知识点的考查虽然基础,但这也正体现出大综合的特点,即需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面面俱到,一丝一毫的知识都不能放过,这种情况就加大了复习过程中背诵的难度。语言学部分的复习,相对来说较容易,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的知识就很容易在脑中形成知识框架,而且语言学的考查更加讲究具体应用,不论是分析古汉语的句式特点还是注音、句子层次划分等题目,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便可从容应对,即使出现不熟悉的古文选段也能通过日常掌握的古汉语翻译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需要大量背诵的知识点不多,主要还是分析应用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点时,一定要多练多分析,不能死记硬背。然而,文学部分考查的突出特点就是:体量大,知识多,背诵难。综合往年817文学小综合的试题与22、23考研816文学大综合的试题来看,川师出题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古代文学从先秦两汉到明清的作家作品都曾考查,并无特别偏向,现当代文学22、23考研相比于改革前涉及的作家作品,不再着重关注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时代重要的名家作品,并且文学部分试题也很少涉及文学热点,不再像以前一样注重文学纪念的大事件,比如鲁迅诞辰140周年、郭沫若诞辰130周年、沈从文诞辰120周年等等,从这一方面就又体现出了试题大综合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广撒网,做到地毯式的学习。

那么根据以上特点,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打牢基础,在重点复习重要作家作品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作家作品,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掌握答题的基本框架和模板,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获得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2-20 06: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坑编辑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前天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4-12 00:18 , Processed in 0.0950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