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回复: 1

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及 ...

[复制链接]

2

主题

9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2-11-9 15: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
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记忆犹新。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所以,感谢考研!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2)中国文学史
(817)文学基础与评论写作
参考书具体如下

《中国文学史》(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袁行霈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科学出版社,田建民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科学出版社,田建民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
《李凡文学1000题》李凡文学教研组(第七版)

往年录取情况
21考研录取了33个,录取最高分413录取最低分355。其中一志愿录取了13个,录取最高分413录取最低分355,有跨专业考生,一志愿进入复试有15人,最高分413最低分355。
2021年河北大学【612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诗六义
2.建安风骨
3.江西诗派
二、简答题
1.分析李白诗歌特点
2.分析西厢记人物性格特点(任选一个人物作答)
三、论述题
1.论述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好一记鞭子
2. 朱老忠
3. 三个崛起
二、简答题
1.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2. 简述王朔小说的特点
3. 简述新历史小说的特点
三、论述题
1.谈谈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文化意味和文学史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

如何看课本

在第一轮的过程当中,需要阅读基本的作品,尤其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作品,如古代文学当中的四大名著和其他章回小说——《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等,需要至少熟读。以红楼梦为例,当我们读到第23回的时候(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需要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情节一并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文学史的脉络。
那么到了第二轮,我们需要再次细读课本,不仅要读白话文(或者一些我们很好理解的语言),还需要将文言文(或者一些学者评论)一并看着。以古代文学为例,比如说读到了汉乐府那一节的时候,《诗品》会说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是汉乐府的特点,也是贯穿现实主义作品的一条红线。我们在第一遍阅读课本的时候可能不会注意到这句话,但在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就需要记下来。
到了第三轮的时候,就需要对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家,围绕在他身上的几个问题,都要了如指掌,相当熟悉。
以李白为例,提到李白,我们就会想到他是盛唐气象的代表,那么什么是盛唐气象呢?它指的是诗歌上那种“光英朗练,音情顿挫,有金石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一种艺术境界;也指的是盛唐世人那种高度自信,近于自负的人格;更指的是,整个唐帝国正在走上坡路,所呈现出的经济上的繁荣,文化上的融合等等一系列盛世景象。这就要求我们把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如何做笔记
买一把彩色标记笔,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内容:比如黄色涂作家作品名字,橙色涂历任对作家作品的评论,玫红涂重要内容,蓝色涂作品影响,等等,这样第二遍翻课本的时候一目了然!
我是先把三套书都看一遍,然后开始整理笔记,整理完后就去背笔记了!我古代文学第一轮大概整理了十四本笔记,买的A4白纸,订书机自订。第二轮又按朝代整理了大概六本笔记,第三轮后面直接看笔记了,反复看。复试的时候我又按文体整理了一遍笔记。文学史的轮廓非常清楚!我在早期第一轮整理笔记并背诵的时候,往往花四个小时,花的时间很多,后面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缩短成三个小时,直到缩短为两个小时。总之在八月份左右把第一轮搞定就行。
如何理解
古代文学挺难的!你怎么理解?我现在课本翻六七遍了,有些东西还是不懂,别跟我说你看三遍就能看懂了。我举个例子: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什么是“汉魏风骨”?什么是“风雅”?什么是“兴寄”?他的作品有哪些体现了这几点?他的理论对盛唐诗的影响是什么?来来你知道吗?那你跟我讲讲。你就是看三遍也未必把这个东西能给我讲明白。所以不要自大,弄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再如说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披文质。”来来你讲讲这说的是个什么鬼,他的创作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几点?等你把这些东西弄懂了,你就入门了。关于诗词,这种评价很重要,是理解诗词的关键点,有时候出题就给你个评价,让你谈谈看法。也不要灰心,多背诗词作品,多多理解,其实古典文学是很美的,你明白它的美,有心去学,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学,自然学成。
现当代文学复习
前期看教材,一边看一边尽可能多的阅读重点文学作品,比如莫言的书,梳理出现当代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对应的文学作家和文学作品。
以往现当代的题都是比较灵活的,比如“文学中城市主题的演变”、“如何看待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对于鲁迅逐渐退出中学课本,你怎么看?”等等。乍一看这些题几乎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但是当你看完那些书,自己慢慢培养起文学史意识,你就可以慢慢组织起答案。
就拿“文学中城市主题嬗变”这道题来说,答题思路:时间及具体作家作品。既然是文学中城市主题,那么就要关注到文学和城市。以时间为划分依据,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 20s~40s 被动时期城市化经验书写。50s~70s 逆城市化的城市想象。80s以来至今的城市化时代的多元延伸。
划分好时期之后就可以写上相应的作家作品,比如第一个时期,城市资本与乡土之间矛盾的主题,茅盾和叶圣陶的作品都可以写上,注意对他们的作品也要写上一点分析。第二个时期,这时期反映城市化时代资源配置与人口流动的统一性,文学中的城市主题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里可以提“进城叙事”,萧也牧的作品,也可以提当代前二十七年革命红色历史小说里关于城市主题写作状况,同样是加上作品分析。(其实提到城市,这道题也可以答上海书写、北京书写、深圳书写等等,总之你要有一个文学史的意识,随时脑子里都可以勾勒出来)
文学理论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如何准备写作
从应试的角度说,文学评论写作就是运用文学理论观点、结合文学史去对考场上指定的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去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这种写作和普通的鉴赏文章或者小时候老师布置的读后感不同。
叙事学并不是万能模板
叙述学或叙事学(国内学者在混用,实际指向一样,个人建议用叙述学)。属于形式论,形式论的好处在于可以将文本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而不需要太多考虑文本外因素,如作者,社会环境等。
形式论的好处就是客观,弊端也恰恰在于其封闭性,这个大家在学习俄国形式主义时会逐渐懂。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为某些不懂写作的人那里听到推荐胡亚敏《叙事学》,如获至宝,觉得吃透这本书,就可以完全无忧!
理论上来讲,是的!当你系统掌握形式论后,对象文本至少是可以得到形式上的客观分析的。
但对于本科大三大四才开始接触,最后能做到的就是粗浅地掌握几个概念,然后套用,试图制造自己懂形式论的幻觉,但不可能蒙混过关
自以为在文本分析中用了什么“视角”“第×人称叙述”“叙述时间”就是形式论高手,实际上,在我眼中看到的都是皮毛,更何况是阅卷老师。
下面在内容的把控方面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建议,分别是:客观性、明确性、理论性。
第一点,客观性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不要在文章中带入个人的主观情感,更不要以一种感性的口吻去展开评论。文学评论需要我们用一种中性或者说公平的口吻、从写作技巧、文章思想等等这种相对客观的方面去展开。
它讲究的是评论者对作品“术”方面的探讨,而不是文学消费者个人“情”方面的表达。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文学评论是可以从思想入手的,但这里的思想指的是作者透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而不是我们作为读者读完作品后所产生的个人情感思想。
第二点,明确性
一篇高水准的文学评论一定是观点清晰且具体的,而不是广泛、空洞的。考场上在通读完作品后,我们更提倡的做法是:
1.先根据体裁去确定评论角度
如果是一篇小说,我们会先考虑 视角的转换、人物塑造、故事情节;
而如果是诗歌 我们则会先考虑 意象 语言 是否符合三美原则等等;
如果是散文 那我们可以考虑的是作品的情感、是否有矛盾等等。
总之 先从大方向上去确定评论角度。
第三点,理论性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文学理论观点应用在文学评论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观点运用到评论中呢?
我们可以结合《红楼梦》和鲁迅的《故乡》来分析一下,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注意这两部作品的叙述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叙述视角的运用上是不一样的:
《故乡》通篇下来都是以主人公“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全文展现的内容都是“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读者对于“我”视线范围以外的事情无从得知,这种视角对应的就是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述视角。(鲁迅有很多作品比如《伤逝》《范爱农》等等都是以这种视角来展开的。)
我们再看《红楼梦》:通篇下来则是以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展开的,作者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去展开叙述,读者通过作品可以了解所有人物的所有事情,这种视角对应的就是零聚焦叙述视角。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等应用的都是这种叙述视角。
如果我们可以在考场上把这种专业的理论观点应用在我们的评论文章里,指出我们所评论的作品中应用到的视角或者视角产生的转换,去探讨作者这样安排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在理论性方面就不难达标了。只要别套错理论、行文结构清晰,考场上的得分相应地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很多学弟妹妹都比较好奇真题的命题规律,建议大家多看看期中期末试题和《李凡文学1000题》,和真题风格很像,基本每年都有几道题是一样的。
写在最后

不建议大家直接买一堆资料回来看,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没人告诉你这些资料要怎么用、教材要怎么看、答题要怎么答、重点要怎么找、知识点要如何背诵、真题要如何分析、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笔记要如何记、不会的题要怎么办等诸多事项,你是很难有效复习的。
单纯的资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几十万字成堆的东西一股脑都抛给你,你除了难受,别无他感。
我会更新一些文学课程,也有很多干货:择校、复习方法、重难点、真题答案、期末试题、全套考研资料、答疑、习题作业、调剂等应有尽有。
个人微信:dlrblxr520,另外,我还建了一个咱们学校的考研群,平时会在里面答疑和分享资料,需要的同学可以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5-2-19 09: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4-11 22:16 , Processed in 0.149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