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回复: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上岸学长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27 17: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50)专业研究基础
(850)语言文学综合
参考书具体如下

1.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不限
3.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游国恩等
4. 《古代汉语》(第1册) 王力,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本
5.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邱运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中国当代文学60年》 张志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7.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王家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导读》 张志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修订版
11. 《外国文学史》(上、下册) 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本不限(注 :请多阅读文学史上经典作品)
12.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
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期中期末试题,年年有原题。
14.《李凡文学1000题》李凡文学教研组(第七版)
考试范围
(750)专业研究基础
内容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
(850)语言文学综合
内容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综合知识。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2022年:56-84-367(报考人数5,录取人数3,推免录取1)
2021年:53-80-355(报考人数11,录取人数3,推免录取1)
2020年:52-78-355(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2,推免录取1)
2019年:51-77-355(报考人数2,录取人数2,推免录取1)
古代汉语部分

个人认为古代汉语是一门需要下苦工夫的学科,古代汉语距离现在的我们还挺久远的了,越往前,语音、文字形式、乃至意义等变化越大,所以,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门外语来学习。想想我们怎么学英语的,学音标、背单词、学语法、做阅读等,同样的,古代汉语则也可相应处理为积累字词的意思,在文言文阅读中能读懂意思,多读多培养语感,学习一部分古代汉语的语法。但古代汉语又并不全然是一门外语,汉语一脉相承,古人和我们使用语言许多都只是习惯上的差异,而这些习惯在一些成语、方言中都被保留下来了,故而,在阅读古文时可与之联系及对比。
书上的内容可大致分为通论(相当于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简答问答题等,都要理解背诵,再背诵资料上的补充+拓展)、文选(培养阅读素养,识记文中重点字形、字义)、常用字(识记本义、意义演变、相关例子,即使不考也应记住,对翻译是有帮助的)。
首先说一下文选,文选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解释加点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以及文选里的句式, 词类活用等等,这些经常考的小题和标点翻译题、阅读题都是从文选出发的。请重视前九个单元的文选。
然后是通论,通论里涉及的知识基本以简答和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像六书的分析、词义引申这样的题也许涉及其他形式的小题。
最后是常用词,常用词涉及的东西就是同义词辨析题以及加点字解释。同义词辨析近几年考察的不多,如果背的话,那么可以记一些比较长的或者是真题里考过的,比如说第1册41页的“言 语”。
要想学好古代汉语,书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但却远远不够,历年真题出题范围可大致分为常用字典词书、文字、音韵、训诂、文献等,题型基本与之对应,除翻译、标点以外的题基本都以识记为主,
对于翻译则注重平时的阅读及训练,根据历年真题来源阅读相关文章,而标点古文时则应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前提下再开始,用相关古文原文多做多练培养语感。
复习中一直要穿插做的事:
1、文选:在一二轮复习的时候就要有规划地复习了,一直复习到考前。积累联绵词。
2、繁体字:按照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后面的附录摹写。
3、小篆:有时间可以摹写《说文解字》的540部部首,《文字学概要》里出现的小篆字形要会写。
4、字本义、字形结构(六书):建议整理一个笔记,你看完真题就会发现里面的字本义很多来自于课本,尤其是公共部分的选择题,这也是我强调书本的重要性的原因。书本里的常用词要看,结合董志翘的习题集看。
5、句读:每一天或每几天练一篇,不要临时抱佛脚。通过董志翘的习题集和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册的文选练习(网上搜出来)。
语言学纲要部分

我认为语言学纲要是相对好学的一门,复习重点就在于自己总结归纳笔记,并加以背诵
虽然我本科就学了语言学纲要这门课,对大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我还是花了一个暑假把教材重新看了一遍,并且把与之配套的辅导题做了一遍;9月份开始结合真题总结笔记。
大概10月中下旬做完笔记后开始背诵,到考前总共完整地背了两轮,个人建议专业课的背诵得背2遍以上。
真题我只有最后的两三年的是真正定了时、完完整整从头写到尾的,其他年份的题有的我在整理笔记时就已经把答案抄下来背了,所以只需在心里再次默背,或在草稿纸上默写关键词。
下面说说我的一些相关经验。
一、如何做笔记?

在总结笔记之前,有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真题统计知识点出现频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同理。我的做法是将每年考过的知识点对应到书本的目录处进行标记,这样你就会知道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做笔记和背诵,而不是从头把书抄到尾了。
做笔记的时候,每个知识点包含内容要尽量全面,比如复现率很高的一个知识点“语言的层级体系”(或“谈谈语言的分层装置”),首先说明分层装置的定义,是哪几层——底层和上层,然后说明底层是什么,上层是什么,其中上层中又包含哪几层,最后还要说语言层级系统的特点。
除了这些书本上找得到的知识点,我还归纳了一些热门大题的答题模板,比如说语言优劣说、新词新语/广告语言/网络语言及其规范问题、简体繁体之争等等。
二、如何背诵笔记?

虽然说文科的东西的确就是要死记硬背,但死记硬背也是有技巧的。其实这些内容都是有内在逻辑性的,背下来一些关键词、句,其他的自己组织语言即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理解,理解后你基本上看一遍就能复述个十之八九出来,再背一些专业的表达完善自己的答案就可以了。而面对自己4、50页的笔记,怎么安排、分配自己的背诵计划也很重要,我用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计划表,把每个知识点标号,每天规定自己背几个知识点,然后按照它后面的天数复习即可。表格在网上就可以搜到。
现当代文学复习
多翻教科书
书看一遍是肯定不够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看一百遍是不现实的,但多看总是没错的,而且要会看,要结合考试真题去看,去圈定它的考试范围,把大重点,小重点和非重点梳理出来。也不要盯着一本书翻,要制定好计划,一个月把哪些书看一遍,哪些书看多遍等等。
多思考
现当代的许多理论和潮流都是从欧美和日本引进的,要把中外文学联系起来看。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就需要多想,比如为什么创造社提倡的是“为艺术而艺术”?为什么《放下你的鞭子》会成为经典?为什么韩东要写《大雁塔》《你见过大海》?为什么女性文学到了九十年代蓬勃发展?当你把中外古今文学都能融汇成一个整体,那你再去背那些知识点,就容易很多了。
多查多问
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自以为是,因为现当代,尤其是当代,很多理论都是模棱两可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比如“新生代作家”这种理论,感觉明显就是文学批评家们没啥可说的了,就随便给某个群体冠名那种。
提早多看看课外书
说课外书其实有点不太对,这也是课内书,你去考文学的研究生,如果都没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会很尴尬的。
寒假没什么事各位就可以多看看书了,也不用说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读完,估计没那个时间,至少知道一些人和一些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品讲了个啥,重要人物等等。
现代:鲁郭茅巴老曹的代表作品,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汉园三诗人、冰心、张爱玲、七月九叶等等。还有很多,具体可以去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按图索骥。
当代:青山保林、三红一创、贺敬之郭小川、杨朔刘白羽秦牧、食指、北岛、韩东、于坚、王蒙、莫言、苏童、池莉、铁凝、朱文。当代里面的作家太多,建议是按照类型去看,比如新写实文学看池莉方方刘震云,新历史文学看乔良、莫言、陈忠实。
答题方法
我能不能在答题中引用?具体原题里哪道可以适用?真正答题时,我怎么展开论述?等等这一类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妨学一下周作人,当一当“文抄公”,多引用下名家专著的观点,展示出自己的阅读量和学术兴趣来。不过就像周作人自己说的,“文抄公”也是有观点的,没观点怎么抄呢?所以这也是件容易“过犹不及”的事,我见过一些同学答题时只会引用,结果最后整个论述题支离破碎,逻辑混乱,让人看了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这就恐怕还没有死背文学史的同学分高。因为老师会疑心你逻辑能力不行,完不成毕业论文。
古代文学方面复习
首先,熟悉课本是最重要的,其他课外书都是浮云,课本最好读两遍以上。第一遍看书,自己在书上稍微标记一下。第二遍就要做笔记,做笔记一方面方便后边复习背诵,不然每天抱着三本大厚书很想哭。做笔记着重点在简练概括,简单明了,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你梳理文学史。注意不要抄书,费时费力不讨好。
以周邦彦为例,作为北宋成就最高的词人(综合艺术水平、文学史贡献和文体学贡献),周邦彦在教材中的艺术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 由直叙变为曲叙,时空上呈现回环往复的跳跃性结构。2. 增加叙述层次,将一丝情感向外扩展,层层烘托刻画,使情感毫发毕现。3.化用前人诗句,浑然一体,一首词中往往多处运用。4.音律和谐,长于自度曲。5. 善用拗句。我的记忆方法是,记住教材中举例所用的三首词,即《兰陵玩·柳》,《六丑·蔷薇谢后作》和《西河·金陵怀古》,推荐全背,如果不行《兰陵王》和《六丑》选择一首背,《西河》至少记住几个化用前人诗句的句子。这样你的记忆量就变成了周邦彦、兰陵王、六丑和西河十个字,和“五”这个要点数量。兰陵王对应回环往复的跳跃结构,六丑对应层层铺叙,西河对应化用诗句,六丑对应自度曲,拗句随意背下来几句就好了。论述时还可以引用原文,提升答题的质量。如果想要把周邦彦的题材特点也记住,只要多加一首《苏幕遮·燎沉香》替代课本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即可。
然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捋清文学史的脉络,按照朝代,每个朝代没种文体划分阶段,简要标注一下各个阶段的特征。这一步真的很重要!!!可采用表格法,横向为朝代分解,纵向为这个朝代的各个文体。画完之后对于每个朝代的文体的发展就会了然于胸,能够迅速定位。
课外书
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可以看一些课外书。我自己比较受益的几本比较简单的有:马茂元选注《唐诗选》、余恕诚《唐诗风貌》、《唐诗的美学阐释》、《中国小说史略》、《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中国批评史》、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等捡着看,已经准备开始考了的话就不要看太多,主要力量在文学史课本。
记住框架
也许大家不明白怎么操作,我举个例子。
如宋代文学,它的内容非常的杂乱,看着一点头绪没有,记住这个忘了那个,如果按照课本的那个秩序,根本记不住,而且很浪费时间,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首先是宋代文学以词为主体,其次是一些诗,最后是散文。那么一提到词,那就是柳永、苏轼(+徒弟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辛弃疾、吴文英。一提到诗呢,就是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宋诗三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江西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还有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宋末三现象(永嘉四灵、江湖诗派、借才异代)。一提到散文呢,就想到唐宋八大家里头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样下来,宋代文学的一个大的框架就出来了。
然后就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框架继续细分,把细化下的小的知识点掌握好。比如就说李清照的词,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分为自然词和爱情词,那自然词又有什么代表作,就这样一点点的不断地拆分,知识从大到小的拆开。
像这样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你就不会乱,一个框架囊括了整个宋代文学,有了这个框架,会发现其实挺简单的,就那么几个知识点,每天回顾一下,一定会记得牢牢的想忘都难。而且,你一旦建立自己的体系,答题的时候,就有相互比较。
比若说一谈到吴文英的词的结构、特点,你一下子就可以想到柳永、周邦彦对他的影响。框架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从整体到局部,从大体到细节,很快就会记住了,而且还感觉到很轻松,无意间也会提升自己的信心,要知道,在备考期间的考生心态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大忌,就是在前期做框架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认真仔细。
文学理论学习思路

看书的时候需要理解这门课的逻辑思路,可以按照文学四要素进行分章学习,注意书上的例子,可以帮助自己记忆,也可以用在答题上。
此外,可以结合自己的文学史学习和看过的作品,想想自己能举出哪些例子,这样更能加深理解。
此外,我因为时间来不及,仅准备了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文化研究这些知识点。
外国文学

官方教材每一章节的体例较为清晰,在导论部分会给出某个主义或者流派的总体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这个是必须要掌握,因为接下来以某主义作为指导的创作和该流派的作家作品都以此特征为指导;因此在背诵外国文学史的过程中要求同存异,现将大的内容背诵充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作家的个人风格;比如19c的现实主义中对于现实的描绘分为内倾型和外倾性两个部分,这两种倾向对应的作家也不相同,在背诵大的特征时记好对应作家,即使因为紧张忘记具体作家也是可以根据这些总体的特征推到出来的。此外20c的俄国文学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我们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创作方法探索的后期指导思想,通过这样的对比记忆就可以更好地背诵外国文学和现当代。
说一下真题规律,文学的期中期末试题和《李凡文学1000题》基本年年都能命中考研真题,大家一定要多看几遍,毕竟是本校本科生的考试试卷,参考意义还是很重大的,把近10年的期中期末试题和《李凡文学1000题》拿过来好好研究一下,对于掌握命题风格,大有裨益。
写在最后

不建议大家直接买一堆资料回来看,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没人告诉你这些资料要怎么用、教材要怎么看、答题要怎么答、重点要怎么找、知识点要如何背诵、真题要如何分析、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笔记要如何记、不会的题要怎么办等诸多事项,你是很难有效复习的。
单纯的资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几十万字成堆的东西一股脑都抛给你,你除了难受,别无他感。
我会更新一些文学课程,也有很多干货:择校、复习方法、重难点、真题答案、期末试题、全套考研资料、答疑、习题作业、调剂等应有尽有。
个人微信:dlrblxr520,另外,我还建了一个咱们学校的考研群,平时会在里面答疑和分享资料,需要的同学可以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25-2-19 1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25-3-25 14: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4-22 01:50 , Processed in 0.0775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