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复: 3

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高分学长分享自用考研 ...

[复制链接]

1

主题

9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2-11-27 17: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考研,考研备战的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回想那几个月,每天8点赶到教室去早读,每晚10点回宿舍,躺在床上还和室友们讨论政治题目,历史人物,一直到不知不觉睡去。考研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它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信创造奇迹,坚持就是胜利!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3)文学理论
(803)中西文学综合
参考书具体如下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全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刘勇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程光炜、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
蒋凡、郁沅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8月。
《李凡文学1000题》李凡文学教研组(第七版)
现当代文学复习
多翻教科书
书看一遍是肯定不够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看一百遍是不现实的,但多看总是没错的,而且要会看,要结合考试真题去看,去圈定它的考试范围,把大重点,小重点和非重点梳理出来。也不要盯着一本书翻,要制定好计划,一个月把哪些书看一遍,哪些书看多遍等等。
多思考
现当代的许多理论和潮流都是从欧美和日本引进的,要把中外文学联系起来看。要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就需要多想,比如为什么创造社提倡的是“为艺术而艺术”?为什么《放下你的鞭子》会成为经典?为什么韩东要写《大雁塔》《你见过大海》?为什么女性文学到了九十年代蓬勃发展?当你把中外古今文学都能融汇成一个整体,那你再去背那些知识点,就容易很多了。
多查多问
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自以为是,因为现当代,尤其是当代,很多理论都是模棱两可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比如“新生代作家”这种理论,感觉明显就是文学批评家们没啥可说的了,就随便给某个群体冠名那种。
提早多看看课外书
说课外书其实有点不太对,这也是课内书,你去考文学的研究生,如果都没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会很尴尬的。
寒假没什么事各位就可以多看看书了,也不用说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读完,估计没那个时间,至少知道一些人和一些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品讲了个啥,重要人物等等。
现代:鲁郭茅巴老曹的代表作品,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汉园三诗人、冰心、张爱玲、七月九叶等等。还有很多,具体可以去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按图索骥。
当代:青山保林、三红一创、贺敬之郭小川、杨朔刘白羽秦牧、食指、北岛、韩东、于坚、王蒙、莫言、苏童、池莉、铁凝、朱文。当代里面的作家太多,建议是按照类型去看,比如新写实文学看池莉方方刘震云,新历史文学看乔良、莫言、陈忠实。
答题方法
我能不能在答题中引用?具体原题里哪道可以适用?真正答题时,我怎么展开论述?等等这一类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妨学一下周作人,当一当“文抄公”,多引用下名家专著的观点,展示出自己的阅读量和学术兴趣来。不过就像周作人自己说的,“文抄公”也是有观点的,没观点怎么抄呢?所以这也是件容易“过犹不及”的事,我见过一些同学答题时只会引用,结果最后整个论述题支离破碎,逻辑混乱,让人看了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这就恐怕还没有死背文学史的同学分高。因为老师会疑心你逻辑能力不行,完不成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经验
古代文学主要需要归纳和总结,并综合把握相关内容,所以,复习时要有方法有技巧。我本人复习时买了一个学姐的古代文学笔记,是按照诗、词、散文、赋、小说等文体归类编写的,包含了考点,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包含简答题、论述题等)总结的很全,帮我节省了不少自己归纳总结的时间,(想要的可以分享)。其实,复习时只买一本总结的比较到位的文学史复习资料就可以了,对比着课本内容看,补充相关知识,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看书
参看基本参考书,全部通看,绪论、注释都要连带着游览,旨在对文字内容有大致的印象。有意识的进行筛选,着重看书中作品(成书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影响等)部分,有必要结合作品选选择性的参看,此阶段是重点积累部分,需要有意识的去记、背一些内容了,但还不是完全记背的阶段。
抓住暑期黄金复习阶段,需要做到:继续啃书,结合历年真题及答案,拉通了记背,背的方法诸多,比如关键词连线法、图像组合法、对比联系法等,文学类的内容,“背多分”“背背佳”是真理。
技巧总结:重点突出法与问题总结
研究真题即可发现,考的都是大作家和重点作品,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以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为切入点,尽可能总结他们身上的考点。
以李白为例,对于李白这一个作家,经过我的总结,发现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他与道教的关系。正如李长之先生在《道教徒的诗人及其痛苦》当中所写的,李白与道教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他不仅自己与道士有交往,而且还在山中隐居过,但是他的种种隐居是为了以退为进,最终目的是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
另外一点,李白在文艺上与六朝山水诗以及建安风骨有着莫大的关系,建安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也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高扬的时代。
以曹操和曹植为例:曹操曾提出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想要一统天下;而曹植,则在《白马篇》当中塑造了一个“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少年游侠形象,这个游侠儿是由于“边城多警急”的危难情况,而去“捐躯赴国难”,并且“视死忽如归”,到这里,侠文化有了一个相当的提升。那么,像曹操和曹植的个人英雄主义则在李白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李白一直相信自己是大鹏,并且有经天纬地才能的一个人,他曾经说过,“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这就是与诗人李白有关的两大考点。在复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总结,才能了解出题规律,不仅李白可以这样总结,像鲁迅、郁达夫、张爱玲等现当代作家也可以用“问题”法来总结。
外国文学

还是比较有趣的,可以稍微看快一点,看完书就可以上手背背题集了,题很多在上面都有。多看看脉络题,比如“19世纪欧洲文学发展脉络与成就”,又是脉络题,你就应该准备各个时期的文学脉络与成就,时间梳理以及各时期内各国文学成就总结,以国别为划分等;流派梳理,比如古典主义、启蒙文学、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成就都要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比如18年“对四大吝啬鬼形象的分析比较”,由此你可以联想到多余人、小人物等形象对比与分析。
有两年考了国别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我建议是看看比较文学理论相关的一些书和论文,厘清这些概念的起源和发展。2.比文的题相对来说不难。
文学理论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关于专业课的考研真题其实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文学的期中期末试题和《李凡文学1000题》大家可以仔细研究研究,每年再真题中重复出现的都有那么一两道,2020年和2021年的真题中都有之前期中期末试题和《李凡文学1000题》的影子。
写在最后

不建议大家直接买一堆资料回来看,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没人告诉你这些资料要怎么用、教材要怎么看、答题要怎么答、重点要怎么找、知识点要如何背诵、真题要如何分析、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笔记要如何记、不会的题要怎么办等诸多事项,你是很难有效复习的。
单纯的资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几十万字成堆的东西一股脑都抛给你,你除了难受,别无他感。
我会更新一些文学课程,也有很多干货:择校、复习方法、重难点、真题答案、期末试题、全套考研资料、答疑、习题作业、调剂等应有尽有。
个人微信:dlrblxr520,另外,我还建了一个咱们学校的考研群,平时会在里面答疑和分享资料,需要的同学可以加入。
回复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2-19 11: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5-3-1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回复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5-3-25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400-123-45678
售后咨询热线
010-12345678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cFun

GMT+8, 2025-4-11 02:44 , Processed in 0.178874 second(s), 5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